项目背景
ABBA虚拟演唱会(ABBA Voyage)是瑞典传奇乐队ABBA在解散40年后,通过前沿数字技术实现的“数字重生”项目。四位平均年龄75岁的乐队成员以年轻化的“数字化身”(ABBA-tars)重返舞台,LED大屏+三维扫描+数字人+动作捕捉等技术,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视听盛宴。
LED大屏:裸眼3D与沉浸式视觉设计
6500万像素巨幕:主舞台采用10米高、6500万像素的LED屏幕,配合291个扬声器的环绕声场,形成全方位包围的视听效果。通过高分辨率显示与动态光影设计(如霓虹闪烁、多维投影),实现虚拟人物与真实舞台的无缝融合,模糊虚拟与现实边界。
裸眼3D效果:利用屏幕的像素密度与动态渲染技术,无需3D眼镜即可呈现立体效果。例如,ABBA成员的“数字化身”以真人大小呈现,其动作与表情细节清晰可见,观众仿佛置身于科幻电影场景。
三维扫描:精准还原年轻形象
高精度扫描技术:通过200台超高清摄像机对ABBA四位成员进行全方位三维扫描,捕捉面部皱纹、肌肉走向、身体比例等细节,建立毫米级精度的静态模型。扫描范围覆盖面部表情、肢体动作,甚至乐器与服装的物理数据。
数据重建:团队将扫描数据转化为数字模型,并通过游戏引擎与渲染技术优化,确保虚拟形象的皮肤纹理、光影反射等细节逼真自然,避免“恐怖谷效应”。
数字人建模:从静态到动态的“数字重生”
ABBA-tars建模:基于三维扫描数据,结合ILM专有的动画工具,构建乐队成员年轻时的动态模型。模型不仅还原了外貌,还通过表情捕捉与肌肉模拟技术,复刻了微笑、皱眉等细微表情。
服装数字化:设计师为每套演出服制作实体后,通过扫描与数字化处理,调整服装在不同光线下的色温、反射效果及动态褶皱,确保虚拟形象在舞台上的视觉效果兼具复古美学与未来科技感。
动作捕捉:真实表演的数字化迁移
动捕系统集成:采用Vicon光学动捕系统与面部捕捉技术,四位成员穿戴动捕服进行长达5周的表演录制,捕捉包括舞蹈动作、手势、呼吸节奏在内的全维度数据。
实时驱动与渲染:动作数据通过游戏引擎实时迁移至虚拟模型,结合面部表情捕捉,确保“ABBA-tars”的舞步与演唱口型同步。例如,编舞家Wayne McGregor设计的舞蹈动作通过动捕技术转化为虚拟角色的流畅表演。
ABBA虚拟演唱会通过LED大屏、三维扫描、数字人建模与动作捕捉四大技术的深度融合,不仅实现了乐队成员的“数字回春”,更重新定义了舞台艺术的边界。项目总投资1.4亿英镑,历时5年,联合850人团队,成为全球首个实现“真人数字化身”与裸眼3D融合的演唱会标杆。这一项目不仅是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,也为未来元宇宙场景下的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前瞻性探索。